简介
《时空药匣》中的林简是很有趣的人物,作为一部悬疑灵异风格小说被风前絮落花描述的非常生动,看的人很过瘾。“风前絮落花”大大已经写了111537字。
时空药匣小说章节免费试读
市刑警队的办公楼带着一种特有的严肃和忙碌气息。林简报上名字,被一个年轻警员引着穿过略显嘈杂的办公区,来到一间挂着“证物科”牌子的办公室门口。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咖啡味和纸张油墨的味道。
“张队在里头等您。”年轻警员敲了敲门,示意林简进去。
办公室里,一个身材敦实、穿着便服、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,正是电话里的张威。他抬头看到林简,站起身,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客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:“林先生,麻烦你跑一趟。请坐。”
林简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,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桌面。张威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张照片——正是那个“可能和他有关”的瓷盘碎片。
“张警官,您电话里说的瓷盘……”林简开门见山。
“哦,就是这个。”张威把显示器转向林简,放大了照片。“我们在清理滑坡区域外围,靠近一条废弃小路边的灌木丛里发现的。碎成了七八块,已经初步粘合复原了。”
照片上,一个约莫巴掌大的白瓷盘显现出来。瓷质不算上乘,釉色偏青白。盘心用青料画着一幅……嗯,非常“写意”的图案。
一条歪歪扭扭、比例失调、有点像长了脚的蚯蚓,又有点像发育不良的四脚蛇的“生物”,盘踞在盘心。线条粗犷,毫无章法,龙角画得像两根朝天椒,龙爪更是抽象得如同鸡爪。唯一能勉强辨认出“龙”的特征,大概就是那几根象征性的胡须了。
“噗……”林简差点没绷住笑出声,赶紧用咳嗽掩饰。这画工……别说宫廷御窑了,连地摊上十块钱三个的粗瓷碗都比这画得认真!康熙老爷子这是……放飞自我了?还是急着刻记号随手涂鸦?
张威没注意到林简的异样,指着照片,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困惑:“我们找文物部门的同志初步看过,这画风……嗯,非常独特。不像任何已知朝代的官窑或民窑风格。更像是……小孩子涂鸦或者现代仿古臆造品。但奇怪的是……”
他点了几下鼠标,切换到另一张特写照片。
“看这里,盘子底部。”照片清晰地显示了盘底。没有款识,但在底足中心,赫然有一个鲜红的、圆润的朱砂点!颜色鲜艳,如同刚刚点上。
“就是这个红点。”张威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锐利地看着林简,“我们发现它的时候,这红点非常新,像是刚点上去没多久。但盘子的釉面老化痕迹和碎裂边缘的旧痕又表明它确实有些年头了。更关键的是,我们在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能留下这种红点的工具或材料。而且,它被发现的位置,离你被掩埋的核心区有一段距离,但又属于滑坡影响范围边缘。”
他顿了顿,盯着林简:“林先生,你……对这东西有印象吗?或者,你知道这个红点代表什么吗?”
来了!林简心头一紧。他当然知道这红点代表什么!这绝对是康熙留下的新标记!一个画着抽象派“龙纹”、底部点着朱砂点的瓷盘,出现在西山遗迹附近……这指向性太明显了!
但怎么解释?难道说:“哦,这是三百年前一位皇帝给我的新任务线索”?怕不是下一秒就要被送进精神科做全面评估。
林简大脑飞速运转,脸上适时地露出茫然和思索的表情,甚至还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后怕(这倒不用装):“张警官,这盘子……我完全没见过。至于这个红点……”他皱紧眉头,努力回忆的样子,“西山那天……我本来是去……嗯,散心,拍点风景素材(他指了指自己缠着绷带的手,示意手机毁了)。突然就下雨滑坡了,一片混乱……被埋之前的事都记不太清了,就记得石头砸下来……这红点,我真不知道是什么。会不会是……救援队谁不小心蹭上的?”
这个解释漏洞百出,但胜在“失忆”这个万能挡箭牌好用,而且指向了无法查证的可能性。
张威果然皱了皱眉,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,但林简“幸存者”的身份和身上的伤让他无法过度逼问。他靠在椅背上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:“这样啊……那行吧。你再仔细想想,如果有什么新发现,随时联系我。”他递过一张名片。
“一定一定。”林简接过名片,暗暗松了口气。他目光再次扫过电脑屏幕上的瓷盘照片,特别是盘心那条抽象得可爱的“龙”。等等……那龙尾巴旁边,好像还画着什么?
他凑近了些:“张警官,能把盘心这里再放大点吗?龙尾巴旁边。”
张威依言操作。画面放大,那条抽象龙扭曲的尾巴旁边,果然还用更细的青料勾勒着一个小小的、同样画得歪歪扭扭的东西。
那东西……像是一只蹲着的蛤蟆?还是三条腿的?
“咦?这画的啥?三脚蛤蟆?”旁边一个一直在整理文件的技术员小哥也凑了过来,好奇地问。
“三足金蟾!”林简脑中灵光一闪,脱口而出。民间传说中招财进宝的瑞兽!康熙画这个干嘛?暗示新线索和财富有关?还是……某种接头标志?
“三足金蟾?”张威和技术员小哥都愣了一下。技术员小哥挠挠头:“这么一说……是有点像。不过画得也太潦草了,跟盘子上这条……呃,‘龙’倒是挺配。”
张威若有所思地看了林简一眼:“林先生对古玩有研究?”
“一点点皮毛,看过点杂书。”林简赶紧摆手,“这盘子……你们打算怎么处理?”
“既然暂时无法确定来源和性质,又是在事故现场发现的,会作为证物暂时封存。如果最终确认与你的事故无关,可能会移交文物部门处理。”张威公事公办地说。
林简点点头,心里却琢磨开了:得想办法把这盘子弄到手!康熙留下的东西,哪怕是个粗瓷破盘子,也绝对不简单!特别是那个朱砂点和这只“三足金蟾”。
“对了,”张威像是想起什么,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用证物袋装着的、屏幕碎裂的手机,“你的手机,技术科恢复了一些数据,但那张奇怪的自拍原图……好像损坏了,无法完全复原,只剩缩略图。手机本身也报废了,一起还给你吧。”
林简接过自己那部饱经沧桑的手机,看着屏幕上蜘蛛网般的裂痕,心里五味杂陈。这玩意儿也算是个“功臣”了。
离开警局时,天色已近黄昏。林简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,手里捏着张威的名片和装着破手机的证物袋,脑子里全是那个抽象龙纹盘子和三足金蟾。
“三足金蟾……招财……古玩……”他喃喃自语。康熙留下这个标记,肯定不是让他去拜财神。最大的可能是……指向某个与古玩、交易或者特定地点有关的新线索?比如……某个藏有“钥匙”或信息的地方?而这个地方,可能以“金蟾”为标志?
他掏出自己新买的便宜手机,在搜索框输入:“本市 古玩市场 金蟾”。
页面跳出不少结果,大多是些店铺名带“金蟾”的,或者卖金蟾摆件的。林简一条条筛选着,忽然,一个名字跳入眼帘:
“聚宝金蟾阁” – 潘家园旧货市场丙区18号。主营:高古瓷、杂项、铜器。特色:店内常年陈列一尊明代铜胎珐琅三足金蟾熏炉(非卖品)。
潘家园!明代的三足金蟾熏炉!非卖品,作为镇店之宝陈列!
这指向性太强了!林简几乎可以肯定,康熙留下的抽象“三足金蟾”,指的就是潘家园这家“聚宝金蟾阁”!
他立刻查了路线,跳上前往潘家园的公交车。晚高峰的车厢拥挤嘈杂,林简靠在车门边,手插在口袋里,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块温润的墨根石,感受着它缓慢释放的、令人心安的土行气息。口袋深处,那张印着“皇帝之宝”的宣纸似乎也微微温热了一下,像是在回应他的方向正确。
潘家园旧货市场在暮色中依旧热闹非凡。霓虹灯次第亮起,各种“古董”、“捡漏”、“祖传”的招牌闪烁着诱人(或可疑)的光芒。空气里混杂着旧书报、尘土、廉价香水和各种小吃摊的味道。
林简按照指示牌,穿过人流如织的主干道,拐进相对僻静些的丙区。18号铺面不大,门脸古色古香,黑底金字的招牌“聚宝金蟾阁”在灯光下颇为显眼。
他推门进去,一股陈年的木料和熏香味道扑面而来。店里灯光柔和,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种瓷器、铜器、玉器,琳琅满目。一个穿着盘扣唐装、戴着金丝眼镜、约莫五十多岁、身材微胖、笑容可掬的老板正拿着鸡毛掸子,悠闲地掸着架子上的灰。
“老板,随便看看。”林简打了声招呼,目光快速扫视。
他的视线很快就被店铺最深处、一个独立玻璃展柜里的东西吸引住了。
展柜内,红丝绒衬底上,稳稳蹲踞着一尊通体金光灿灿、但细看是铜胎、表面覆盖着艳丽珐琅彩的三足金蟾!蟾蜍造型饱满,昂首向天,大嘴微张,仿佛要吞下天上掉下的财宝。三足鼎立,形态生动。珐琅彩以绿、黄、蓝为主,历经岁月依旧光彩夺目,确实气度不凡。展柜下方贴着标签:“明·铜胎掐丝珐琅三足金蟾熏炉(镇店之宝,非卖品)”。
就是它!
林简的心跳微微加速。他装作随意浏览的样子,慢慢靠近那个展柜,仔细观察着这尊金蟾。康熙的线索指向这里,但具体是什么?金蟾本身?还是金蟾守护的某样东西?或者……这金蟾身上藏着秘密?
“小伙子,好眼光啊!”胖老板笑呵呵地凑了过来,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,“这可是我们店的镇店之宝!正儿八经的明代工艺,您瞅瞅这珐琅彩,这铜胎的包浆,啧啧,绝了!”
“确实漂亮。”林简点头附和,目光依旧在金蟾身上逡巡,“老板,这宝贝就这么放着,不怕被人惦记?”
“哈哈!”老板得意地笑了,指了指展柜角落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小盒子,“瞧见没?最新款的震动传感加红外报警!连着派出所呢!再说了,这么大个家伙,偷了也不好出手不是?”他压低声音,故作神秘,“而且啊,这东西……有灵性!认主!摆在这儿招财,挪了地儿,可就不灵咯!”
林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。他绕着展柜走了半圈,目光在金蟾微张的大嘴、圆瞪的眼睛、背部凸起的疙瘩、甚至三只脚掌上都仔细扫过,没发现任何异常或类似“钥匙孔”的地方。
难道不是金蟾本身?而是它所“镇守”的店铺里的某样东西?
林简的视线开始扫向金蟾展柜周围的博古架。上面摆放的多是些明清民窑瓷器、铜佛像、文房用品之类。
就在这时,他的目光被金蟾展柜下方、紧贴着玻璃柜脚放着的一个不起眼的旧木盒子吸引了。
那盒子四四方方,材质像是普通的酸枝木,没有任何雕花,漆面斑驳,边缘磨损得厉害,一看就是老物件,但品相实在普通。它被随意地放在那里,像是用来垫柜脚或者临时放杂物的,上面还落了一层薄灰。
吸引林简注意的,不是盒子本身,而是当他目光落在盒子上时,他贴身口袋里的那张“皇帝之宝”印迹宣纸,突然传来一阵极其清晰、远超之前的温热感!甚至他口袋里那块墨根石,也微微震动了一下!
有门!
林简强压住激动,装作对旁边一个青花小罐感兴趣的样子,指着罐子问:“老板,这个罐子什么年份?”
“哟,您好眼力!”老板立刻热情介绍,“这可是清中期民窑的精品!画片是‘渔樵耕读’,寓意好!您看这发色……”
林简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老板天花乱坠的介绍,一边用脚“不经意”地轻轻碰了碰那个旧木盒子。
盒子很轻,似乎里面没什么东西。
“……价格嘛,看您真心喜欢,给您个实在价,三千八!”老板终于报出了价格。
“哦……我再看看。”林简摆摆手,目光终于“落”在了那个旧木盒子上,故意皱了皱眉,“老板,这盒子……放这儿挡着柜脚了,里面装什么的?看着挺旧。”
老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愣了一下,随即露出一个“你懂的”的无奈笑容:“嗨!这破盒子啊!以前装杂件的,早空了。扔了可惜,就垫这儿了。怎么?您对这旧木头感兴趣?” 他眼中闪过一丝商人特有的狡黠,似乎觉得找到了新的“卖点”。
林简蹲下身,拿起那个轻飘飘的盒子。入手很轻,盒盖扣得并不严实。他轻轻打开。
里面空空如也,只有盒底铺着一层薄薄的、有些发黄的旧棉花。
宣纸的温热感更明显了!墨根石也在口袋里微微发烫!
秘密不在盒子里,在盒子本身!
林简不动声色地翻看着盒子。里里外外,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,似乎没什么特别。他手指摩挲着盒底那层旧棉花,触感粗糙。
突然,他的指尖在棉花下的硬木底板上,摸到了一处极其细微的、凹陷!
他心头一跳!装作检查盒子是否结实,手指用力在那个凹陷处按了按。
“咔嚓!”
一声极其轻微的、如同机括弹开的脆响!
盒底的硬木板,竟然如同一个小小的暗格盖子般,被他按得向下凹陷,然后向一侧滑开了!露出了一个只有火柴盒大小、浅浅的夹层!
夹层里面,没有金银珠宝,只有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、泛黄的……旧宣纸!
林简的心脏狂跳起来!他飞快地瞥了一眼还在唾沫横飞介绍青花罐的老板,趁着老板转身去拿放大镜的瞬间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将那张宣纸抽出,塞进了自己的口袋!
“老板,这盒子……看着还行,多少钱?”林简站起身,若无其事地晃了晃空盒子。
老板转过头,看了看那破盒子,又看看林简,眼珠一转:“咳,这老酸枝的料子还行,虽然旧了点……您要真喜欢,给……一百块拿走?”
林简爽快地掏钱:“行,就当买个老物件玩玩。”
揣着那个空盒子和口袋里那张神秘的宣纸,林简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“聚宝金蟾阁”。走出潘家园喧闹的大门,站在霓虹闪烁的街头,他才敢把手伸进口袋,紧紧握住那张折叠的宣纸。
康熙的第二次“快递”,竟然藏在一个古玩店垫柜脚的破盒子里!
这老爷子……还挺会藏!
他迫不及待地找了个僻静的角落,借着路灯的光,颤抖着展开了那张泛黄的宣纸。
纸上没有文字,也没有“皇帝之宝”的印迹。
只有一幅用墨线勾勒的、极其简略的地图!
地图的中心,画着一个醒目的、三条腿的蛤蟆(画得比盘子上的稍微好点)标记。蛤蟆标记旁边,标注着两个小字:“星槎”。
而在地图下方,蛤蟆标记延伸出一条虚线,指向地图边缘一个画着水波纹符号的地方,旁边同样标注着两个字:“津渡”。
星槎?津渡?
林简皱紧眉头。星槎,古代传说中往来于天河的木筏,常指仙船。津渡,就是渡口。
画着金蟾的地方叫“星槎”,然后指向一个叫“津渡”的水边?
这又是什么哑谜?
他掏出手机,尝试搜索“星槎 津渡”,结果大多是些诗词引用或玄幻小说地名。
难道……是某个地方的古称或别名?
他放大地图,努力辨认着上面简略的山川河流线条和标注。地图风格古朴,与现代地图差异很大。但其中一个用双线勾勒、蜿蜒曲折的河流符号旁边,标注着两个依稀可辨的小字:“潞水”。
潞水?林简脑中灵光一闪!潞水,是北运河的古称!
而北运河畔,如今最有名的古渡口遗迹就是……通州的“漕运码头”!那里现在是运河文化景区的一部分!
星槎津渡……金蟾标记……指向漕运古渡?
林简看着手中这张神秘的地图,又摸了摸口袋里那块温热的墨根石,还有公寓里那方正在缓慢修复的印玺。
看来,这场跨越时空的“星槎”之旅,下一站,就是这运河的“津渡”了。
只是不知道,康熙老爷子这次,又给他准备了什么样的“惊喜”(或者说惊吓)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