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女频悬疑小说——《611迷局》!本书以沈黎雾周烬的冒险经历为主线,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。作者“婵婵”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,让人沉浸其中。目前小说已经更新191591字,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!
611迷局小说章节免费试读
回到警局,小李已经泡好了茶:“沈姐,周队,刚接到报案,说是有人在菜市场吵架,把摊子都掀了……”
周烬喝了口茶,站起身:“走,去看看。”
沈黎雾跟着他往外走,脚步轻快。她知道,下一个纠纷在等着,下一场调解在等着,但她心里踏实,因为她明白,正义不只是手铐和法条,更是这烟火人间里,你帮我递把扳手,我帮你搬个箱子的暖意。
菜市场入口处围了里三层外三层,菜叶混着烂泥溅得到处都是。穿蓝布衫的刘婶正揪着卖活鱼的老杨的胳膊,唾沫星子喷了他一脸:“你那破秤准吗?三斤的鱼称出四斤来,当我瞎啊!”
老杨举着湿漉漉的秤杆喊:“我这秤是市计量局校准过的!你自己拎不动就说秤不准,我看你是想讹钱!”他手一甩,刘婶踉跄着后退,手里的布袋掉在地上,刚买的茄子滚了一地。
“你还敢推人?”刘婶扑上去要撕他,被旁边卖豆腐的王嫂拉住。“大清早的吵啥?”王嫂劝着,“刘婶你先消消气,老杨的秤确实没问题,我昨天刚买过。”
“他给你准,给我就不准!”刘婶哭得更凶,“我老伴住院等着鱼汤补身子,他还坑我钱!这世道还有没有王法了!”
周烬分开人群:“都松手,有事说事。”他弯腰捡起个茄子,“多大点事,至于掀摊子?”
老杨指着满地狼藉的鱼盆:“她把我刚进的活鱼都摔死了!这一盆少说值两百块!”
沈黎雾蹲在秤旁边,拿起秤砣看了看:“刘婶,你说三斤,他说四斤,咱们找个公平秤复称下不就完了?”
“哪有公平秤?”刘婶抹着眼泪,“之前有一个,上个月坏了就没人修。”
“我车上有弹簧秤。”周烬从警车里拿来工具,“老杨,把你称的鱼再称一遍。”
老杨捞出条半死的鲤鱼,往秤上一放,指针稳稳指向四斤。周烬用弹簧秤一吊,显示3.8斤。“差二两,”他看着老杨,“秤有点偏。”
老杨脸一红:“可能……可能是水里带的潮气,不算缺斤短两吧?”
“差一两也是差。”沈黎雾对刘婶说,“多收的钱该退退,鱼摔死了,也得赔一半,毕竟是你先动的手。”
“凭啥我赔?”刘婶不乐意,“他要是不缺斤短两,我能摔鱼?”
“就是!”围观的人里有人喊,“老杨这秤早就有问题,上次我买排骨也少了半两!”
老杨急了:“你们别胡说!我就是今天没校准,平时都准着呢!”
沈黎雾突然问:“你这秤多久没校准了?”
“半年……”老杨声音越来越小。
“计量法规定,商用衡器每三个月就得校准一次。”周烬掏出罚单本,“你这属于不合格计量器具,按规定得罚款。”
“别别别!”老杨赶紧摆手,“我现在就退钱!刘婶,多收的八块我退你,鱼我不要钱了,行不?”
刘婶还想说啥,沈黎雾按住她的手:“退钱就行,鱼你拿回去给老伴炖汤,摔死的鱼让老杨自己处理。以后买东西记着要小票,发现缺斤短两直接找市场管理处。”
正说着,东边突然又吵起来。卖猪肉的郑屠户拿着剔骨刀,指着对面卖熟食的赵大姐:“你敢说我肉不新鲜?我看你是嫉妒我生意好!”
赵大姐把酱肘子往案子上一拍:“我亲眼看见你把昨天的剩肉混进今天的新肉里!前天小李吃了你家肉拉了一天肚子,你当我不知道?”
“你血口喷人!”郑屠户把刀往案板上一剁,“有本事你拿出证据!”
“我有!”人群里钻出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,举着手机,“我昨天放学看见你把发黑的肉往红肠里塞,拍下来了!”
郑屠户的脸瞬间惨白,想去抢手机,被周烬一把按住。“把手机给我看看。”沈黎雾接过手机,视频里确实有郑屠户往绞肉机里塞变色肉的画面。
“你这是销售伪劣食品,够得上刑事立案了。”周烬拿出手铐,“跟我们回局里说清楚。”
“别抓我!”郑屠户扑通跪下,“我就是一时糊涂!最近进货贵,剩肉扔了可惜……我再也不敢了!”
赵大姐哼了一声:“前年你就因为卖注水肉被罚款,现在还敢犯!就该抓起来!”
“赵大姐,”沈黎雾问,“小李是谁?现在怎么样了?”
“是市场门口修鞋的老李儿子,”赵大姐叹了口气,“上吐下泻去医院挂了三天水,花了好几百,郑屠户愣是没赔一分钱。”
周烬对小李说:“联系市场监管所,带他们去郑屠户的仓库看看,把所有问题肉都查封。再去医院调取小李的病历,固定证据。”
郑屠户被带走时,哭着喊:“我老婆刚生了双胞胎,家里还等着我挣钱呢……”
围观的人里有人叹气,有人骂活该。沈黎雾看着他的背影,对周烬说:“等下让内勤查下他的家庭情况,要是真有困难,看看能不能帮着申请点救助,但处罚不能少。”
刚处理完这边,西边的粮油摊又起了争执。卖米的张老板和卖油的孙老板揪在一起,张老板的眼镜都被打飞了。“你凭啥把油桶放在我摊子前面?挡着我做生意了!”
“这地方又不是你家的!”孙老板脸上有几道抓痕,“我放了三年了,你今天才说挡路?我看你是见我进了新花生油,故意找茬!”
市场管理员老李拄着拐杖过来:“别打了别打了,都是老邻居……”
“你少管!”张老板挣开他,“上次他把漏油的桶放我米袋旁边,浸坏了我二十斤糯米,他赔了吗?”
“那是老鼠咬的!”孙老板急吼吼地,“跟我没关系!”
沈黎雾让他们各自松手,指着地上的黄线:“市场规定,摊位摆放不能超出这条黄线,你们俩的摊子都超了,尤其是孙老板的油桶,半个桶都在张老板这边。”
她量了量距离:“张老板,你的米堆超了十公分;孙老板,你的油桶超了十五公分。都挪回去,各退一步。”
张老板嘟囔:“他先超的。”
“我不管谁先谁后,现在都挪。”沈黎雾盯着他们,“你们俩在这吵了半小时,少做多少生意?张老板,刚才有个大妈想买五十斤大米,见你们吵架走了;孙老板,那几个饭店采购员本来要订十桶油,也被你们吓跑了,这损失比二十斤糯米大多了吧?”
两人都不说话了。孙老板先动手挪油桶:“我挪还不行吗?”
张老板也默默把米堆往回扒:“早这样不就完了。”
老李在旁边笑:“还是沈警官会说话,比我这老骨头管用多了。”
沈黎雾帮他捡回眼镜:“李叔,您也别光劝,该划的线划清楚,该罚的款别手软,不然这纠纷断不了。”
正说着,一个穿校服的姑娘哭着跑过来:“警察叔叔阿姨,我妈妈不见了!”
姑娘叫小雅,是卖菜的陈姨的女儿。“我妈早上说去进货,让我看着摊子,现在都中午了还没回来,电话也打不通。”小雅抹着眼泪,“她昨天说头晕,我怕她出事……”
周烬立刻让小李查陈姨的进货路线,沈黎雾安慰小雅:“别担心,你妈可能是手机没电了。你记得她去哪个批发市场了吗?”
“好像是城南的果蔬市场。”小雅想了想,“她说今天要进一批草莓。”
周烬刚要开车去城南,市场门口突然传来刹车声,陈姨从一辆面包车上下来,手里还拎着个药袋。“小雅,你咋哭了?”
“妈!你去哪了?”小雅扑上去抱住她。
陈姨拍着她的背:“我进货路上头晕得厉害,被好心的司机送到医院了,手机没电关机了,让你担心了。”
她转头对沈黎雾道谢:“真是麻烦你们了,我这老毛病,一累就犯。”
“身体不舒服就别硬扛,”沈黎雾看着她的药袋,“医生怎么说?”
“说让我歇着,别太累。”陈姨叹了口气,“可我歇着,小雅的学费咋办?她爸走得早,就靠这菜摊……”
旁边的商户们听了,七嘴八舌地说:“陈姐你放心歇着,你那摊子我们帮你看着!”“我今天多进了点青菜,分你点卖!”“小雅的学费差多少?我们凑凑!”
陈姨眼圈红了:“我咋对得起你们……”
“都是街坊邻居,说这干啥。”王嫂把一板豆腐塞给她,“快回去歇着,下午我帮你看摊。”
沈黎雾看着这一幕,心里暖暖的。周烬碰了碰她的胳膊:“你看,有时候不用咱们说啥,他们自己就把事解决了。”
“那是因为他们心里都揣着点热乎气。”沈黎雾笑着说,“咱们要做的,就是别让这热乎气被那些糟心事浇灭了。”
太阳升到头顶,菜市场里的争吵声渐渐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。“新鲜的草莓,十块钱两斤!”“刚出锅的热豆腐,快来买啊!”
沈黎雾和周烬往回走,路过刘婶的摊子,她正把一碗刚炖好的鱼汤往陈姨手里塞。老杨在给顾客称鱼,特意多放了半条:“算送你的,刚才对不住了。”
郑屠户的摊子被市场监管所的人查封了,旁边的赵大姐帮着收拾残局,嘴里念叨:“这下踏实了,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吃坏肚子了。”
走到门口,小李拎着个塑料袋跑过来:“沈姐,周队,王嫂非要塞给我几块豆腐,说让你们尝尝她的手艺。”
周烬接过袋子,豆腐的清香混着阳光的味道飘过来。“走吧,”他对沈黎雾说,“回去泡壶茶,就着豆腐吃。”
沈黎雾点点头,脚步轻快。她知道,这菜市场里的吵吵闹闹,就像过日子的调味剂,酸的、辣的、咸的,最终都会熬出点甜来。而他们这些穿警服的,不过是帮着把火候调得匀一点,别让哪一味太呛人罢了。
警车慢慢驶离市场,后视镜里,张老板和孙老板正凑在一起抽烟,王嫂的豆腐摊前排起了长队,小雅在帮陈姨收摊,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。
周烬突然说:“下次休息,咱们来这买条鱼,让你露一手。”
沈黎雾笑了:“还是你做吧,你做的红烧鱼好吃。”
车窗外的风带着菜市场特有的烟火气,吹得人心里熨帖。沈黎雾知道,只要这烟火气还在,这吵吵闹闹的日子就还在,而他们,就会一直守着这份热闹,守着这人间的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