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男女主角是陈野的连载都市日常小说《小人物的狂想》是由作者“开新不开心”创作编写,喜欢看都市日常小说的书友们速来,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80765字。
小人物的狂想小说章节免费试读
秋雨连下了三天,福寿巷的青石板缝里冒出青苔,空气里飘着煤炉燃烧的烟味和老房子潮湿的霉味。陈野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,车筐里装着刚从早点摊买的两个糖包,塑料袋被雨水浸得半透。
他昨天在中介店听老王说,周建军一早就带着两个“朋友”进了福寿巷,说是“来看看房子”。王经理坐在办公桌后,用指甲敲着那份皱巴巴的《春城晚报》,嘴角挂着冷笑:“我就说这小子不对劲,果然是找下家了。”
陈野没接话。他一整天都心神不宁,跑房源时总往福寿巷绕,却看见周老太家的院门紧闭,门缝里没透出往常的灯光。直到傍晚,才看见周建军搂着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女人从巷子里出来,两人说说笑笑地钻进那辆半旧的捷达,车后座上堆着几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——像是把屋里值钱的东西都打包了。
“后生,你来了。”周老太的声音从门内传来,带着浓重的鼻音。
陈野推开虚掩的院门,看见老人正坐在小马扎上,背对着门口,望着屋檐下滴落的雨珠。她身上还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,肩膀微微耸动,像是在哭。堂屋的门敞开着,里面一片狼藉:墙上的老照片被取走了,留下几个长方形的白印;灶台上的铁锅倒扣着,锅沿结着黑垢;最显眼的是墙角那个落满灰尘的木箱子,锁扣被撬了,里面空荡荡的。
“周奶奶,我给您带了糖包,还热乎着呢。”陈野把糖包放在门槛上,声音有些发涩。
周老太慢慢转过身,眼睛红肿得像核桃,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泪痕。“他把你爷爷的军功章拿走了。”老人指着那个空木箱,声音抖得厉害,“那是他唯一的念想,说要拿去‘鉴定’,我知道,他是想卖钱。”
陈野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。他想起前几天帮老人整理地契时,老人从木箱底翻出的那个红绸布包——里面裹着枚褪色的军功章,背面刻着模糊的名字。“你爷爷打越南时得的,回来后总说,这玩意儿比命金贵。”老人当时的眼神,亮得像星星。
“周建军呢?”陈野咬着牙问。
“跟那两个‘老板’去房管局了,说要办过户。”老人抹了把脸,手上的污垢蹭在眼角,“他说,卖了房子就带我去深圳,住高楼,乘电梯。可我知道,他是想给他那个相好的买车。”
雨下得更大了,砸在院角的老槐树上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陈野突然想起2004年春晚上唱的那首《常回家看看》,当时他在餐馆的后厨洗碗,听着电视里的歌声,手里的盘子差点滑掉。那时他觉得,“家”就是能让你卸下担子的地方,可现在看着周老太佝偻的背影,才明白有些家,早被欲望蛀空了。
“我去房管局!”陈野转身就要走,却被老人拉住了。
“别去了,后生。”周老太的手像枯树枝,却抓得很紧,“他是我儿子,我总不能真告他吧?再说……”老人顿了顿,从怀里掏出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,塞到陈野手里,“这是你帮我跑腿的钱,我不能让你白忙活。”
手帕里是几张皱巴巴的块票,加起来不到五十块。陈野的鼻子突然发酸——他这两个月往福寿巷跑了不下三十趟,帮老人劈柴、修收音机、买降压药,从来没提过钱。可现在,这五十块像烙铁一样烫着手心。
“周奶奶,这钱我不能要。”他把钱塞回去,“我帮您不是为了钱。”
“拿着!”老人突然提高了声音,眼泪又涌了出来,“你要是不收,我这心里更不安了。我知道你是好人,比我那亲儿子还亲……可这房子,我是真留不住了。”
正说着,院门口传来脚步声,周建军带着两个穿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。那两人一个挺着啤酒肚,一个戴着金丝眼镜,手里都拿着文件袋,看院子的眼神像在打量一件商品。
“妈,这是张总、李总,来看房子的。”周建军脸上堆着笑,看见陈野,脸色立刻沉了下来,“你怎么还在这儿?我不是说了,这事不用你管了吗?”
“我来看看周奶奶。”陈野站起身,挡在老人面前。
“看什么看?”啤酒肚张总不耐烦地推了陈野一把,“老人家都同意卖了,你个中介瞎掺和啥?”他掏出烟盒,甩给周建军一根,自己也点上一根,烟雾喷在周老太脸上,“老太太,您这房子虽说小了点,但位置好,赶上拆迁,我们给您这个数。”他伸出三根手指,“三十万,现金交易,今天就能签合同。”
三十万。陈野心里咯噔一下。他前几天去房管局打听,像周老太这种能补办产权的老房子,按改造政策至少能补三十五平,按当时的市场价,至少值四十万。这明显是压价。
“三十万太少了。”陈野忍不住开口,“按政策……”
“你算哪根葱?”金丝眼镜李总打断他,掏出手机晃了晃,“小子,知道我们张总是跟谁混的吗?识相点就赶紧滚,不然让你在春城混不下去。”
2004年的春城,手机还是稀罕物,能揣着翻盖手机的,大多有点来头。周建军显然被镇住了,赶紧打圆场:“张总、李总,这小子就是个学徒,不懂事。妈,您看……”
周老太没理儿子,只是盯着堂屋墙上的白印,那里原本挂着她和老伴的结婚照。“我不卖了。”老人突然说,声音不大,却很坚定,“这房子是我跟老头子一砖一瓦盖起来的,他走的时候说,要留着给孙子娶媳妇。我不能对不起他。”
“妈!您说啥呢?”周建军急了,“三十万啊!够您享清福了!”
“我要的不是钱。”老人慢慢站起身,拄着拐杖往堂屋走,“我要的是能摸着墙根想他的地方,要的是下雨时能听见他说‘屋顶该修了’的声音。这些,你给得了吗?”
张总和李总脸色变了。啤酒肚把烟蒂扔在地上,用脚碾了碾:“老太太,别给脸不要脸。这房子,你卖也得卖,不卖也得卖!”他从文件袋里掏出几张照片,摔在周老太面前,“你儿子在深圳欠了我们十万赌债,这房子抵账,正好!”
照片上是周建军被人打的样子,鼻青脸肿,跪在地上。周老太浑身一颤,拐杖“哐当”一声掉在地上。
“建军,你……你咋能这样?”老人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。
周建军别过脸,不敢看母亲:“妈,我也是没办法……他们说,不卖房子就打断我的腿。”
雨还在下,院门口的修鞋匠不知何时走了,巷子里静得能听见雨声。陈野看着眼前这一幕,突然想起自己16岁那年,父亲拿着皮带追他,嘴里骂着“没出息的东西”,可最后那皮带还是落在了自己腿上。那时他以为,亲情是世界上最硬的东西,现在才知道,它有时候比纸还脆。
“这房子,不能卖。”陈野捡起地上的拐杖,递给周老太,“周奶奶,有我在,谁也不能逼您。”
他掏出手机——那是他省吃俭用买的二手诺基亚,屏幕裂了道缝——按出王经理的号码。他知道,自己一个学徒斗不过这些人,但他记得王经理说过,老城区改造的消息虽然没正式公布,但房管局已经开始摸底,像这种强买强卖的,一告一个准。
“王经理,我在福寿巷,周老太这边……”陈野的声音有些抖,但握着手机的手很稳。
周建军想抢手机,被陈野一把推开。张总和李总没想到这个穷小子敢叫板,对视一眼,啤酒肚突然笑了:“行,有种。咱们走着瞧。”两人骂骂咧咧地走了,捷达车的引擎声在巷子里回荡了很久。
院子里只剩下陈野、周老太和周建军。周建军蹲在地上,抱着头呜呜地哭,像个迷路的孩子。周老太没看他,只是用袖口擦着军功章留下的那个凹痕,一下,又一下。
雨停了,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,照在墙上的白印上,亮得刺眼。陈野想起刚才王经理在电话里说的话:“这单做成了,提成给你一半。”他当时没说话,挂了电话才发现,手心全是汗。
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。三十万,对现在的他来说,是个想都不敢想的数字,够他在春城租个像样的房子,够他给老家的父亲买台彩电,够他……离那个扇他耳光的张总近一点。
可看着周老太佝偻的背影,他突然明白,有些东西比钱重要。就像2004年的秋天,福寿巷的雨停了会出太阳,可心里的雨要是下起来,可能一辈子都停不了。
“后生,谢谢你。”周老太转过身,手里拿着那个红绸布包,“这军功章,你帮我收着吧。我信你。”
陈野接过布包,沉甸甸的,像揣了颗滚烫的心。他知道,自己接过来的不只是一枚军功章,还有一个老人最后的念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