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文官
一个精彩的小说推文网站

第3章

林舟站在“青溪人家”饭店的雕花木门廊下,晚风卷着桂花香扑在脸上,却吹不散他眉心的褶皱。门内传来猜拳声和酒杯碰撞的脆响,像无数根细针,扎着他攥紧公文包的手指——包里装着东河村新房建设的最新进度表,赵老栓家的地基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被他特意放在最上面。

“林哥,里面都等着呢。”王磊从门缝里探出头,领带歪在一边,显然已经被灌了几杯,“王县长的小舅子也在,他说那批扶贫羊的事想跟你‘聊聊’。”他往林舟手里塞了包醒酒药,“张姐说这玩意儿管用,她老公以前就靠这个应付酒局。”

林舟捏着那板醒酒药,铝箔包装硌得手心发麻。他想起赵老五媳妇早上打来的电话,说村里又丢了两只扶贫羊,羊圈栏杆上的锁被人撬了,地上还留着半截“青溪开发区工程队”的烟盒。

推门而入的瞬间,烟酒混合的浊气扑面而来。包厢里摆着张圆桌,王县长坐在主位,左手边是开发区的孙干事,右手边坐着个穿鳄鱼牌T恤的胖子——林舟认出那是王县长的小舅子,张启明饭店的老板张彪。

“小林来了,快坐。”王县长举起酒杯,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在烟雾里眯成条缝,“今天没外人,就想跟你聊聊东河村的项目。”他指了指张彪,“我小舅子说了,愿意给东河村捐二十头羊,算是赔罪。”

张彪立刻起身,啤酒肚在T恤里晃了晃:“林同志年轻有为,上次那事是我不对。”他往林舟杯里倒酒,酒瓶标签上的“飞天茅台”烫得人眼慌,“这杯我先干为敬,你随意。”

林舟没动酒杯,从包里掏出张照片:“张老板,这是上周在你饭店后厨拍到的,羊耳标上的编号,和东河村丢失的扶贫羊一致。”照片里,厨子正拎着只羊腿,耳标上的“扶贫017”字样清晰可见。

张彪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,王县长的筷子停在半空,夹着的红烧肉滴下油来,在桌布上洇出个黄点。“小林这是不给我面子?”王县长的声音冷了下来,“扶贫工作也要讲究团结,总揪着过去的事不放,怎么开展工作?”

邻座的孙干事赶紧打圆场,给林舟的杯里添了点雪碧:“林同志酒量浅,以茶代酒嘛。”他给王县长使了个眼色,“其实今天请林同志来,是想说说开发区新批的‘农产品加工厂’项目,想让东河村以土地入股,年底分红……”

“土地入股需要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。”林舟翻开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》,“而且根据规定,扶贫项目的收益必须直接分配到户,不能以‘分红’名义截留。”他想起李主任教的,把政策条文带在身上,比任何借口都管用。

王县长突然笑了,给自己满上酒:“小林是名校毕业的,就是懂规矩。”他站起身,酒杯举到林舟面前,“但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这杯酒你喝了,东河村的加工厂项目,我让他们把村民分红提到七成。”

杯沿的水珠滴在林舟手背上,凉得像东河村山涧的水。他闻到王县长身上的古龙水味,和省发改委刘科身上的一模一样——都是张彪饭店的赠品。“王县长,政策规定最低分红比例是八成。”他后退半步,酒杯没沾唇,“这不是喝酒能改的。”

包厢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。张彪把酒杯往桌上一墩,啤酒沫溅到林舟的进度表上:“姓林的别给脸不要脸!你知道我姐夫是谁吗?”

“我知道《公务员法》第五十九条规定,公务员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。”林舟合上进度表,啤酒沫在“赵老栓”三个字上晕开,像块丑陋的疤,“如果没别的事,我先回去了,明天还要去东河村验收地基。”

“站住!”王县长的声音陡然拔高,“你以为赵书记能护你一辈子?他在市委的对头早就盯着他了!”他从抽屉里掏出个信封,往林舟怀里扔,“这里面是五万块,算我给东河村的‘赞助’,你把那批羊的事压下去,我们井水不犯河水。”

信封落在地上,露出里面的银行卡。林舟弯腰去捡时,看见桌底有个录音笔,红色的录音键亮着——是王磊刚才偷偷塞给他的,说“防人之心不可无”。

“王县长,这钱我不能要。”林舟把信封推回去,“但扶贫羊的事,只要张老板把剩下的羊还回来,我可以不写入验收报告。”他想起赵老栓说的,“庄稼人过日子,得留余地,但不能没底线。”

王县长盯着他看了足足半分钟,突然拍了拍他的肩:“好小子,有种。”他让张彪把羊牵回来,“明天就让人送回东河村,再赔十袋饲料。”

走出饭店时,桂花香里混了股羊肉膻味。王磊跟在后面,打了个酒嗝:“林哥,你刚才真勇!我看见张彪偷偷给省发改委王处打电话,说要搞你……”

“他不敢。”林舟摸了摸口袋里的录音笔,“他饭店用扶贫羊的事,比我们严重。”他想起李主任说的,酒桌上的威胁往往是纸老虎,真正的杀招藏在第二天的文件里。

果然,第二天一上班,林舟就接到县办的通知,说要他去参加“全县扶贫项目推介会”,主讲东河村的成功经验。王磊在OA系统里查到会议议程,最后一项是“开发区与东河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”,甲方代表赫然是张彪。

“这是想把你架起来烤。”老刘捧着保温杯,枸杞在水里转着圈,“推介会有市电视台的人,你要是在会上说开发区好话,就是打赵书记的脸;要是不说,就是不给县领导面子。”他指了指窗外的救护车,“昨天张姐老公在医院被人‘不小心’撞了下,现在还躺着呢。”

林舟翻开推介会的发言稿,上面有行用铅笔写的小字:“重点突出开发区对东河村的帮扶”——是王县长秘书小周的笔迹。他想起赵书记在省发改委说的,“有些仗必须打,但要选对战场”。

推介会在县礼堂举行,台下坐满了各乡镇的干部。林舟刚讲到“东河村危房改造全部采用本地建材”,就被主持人打断:“林同志,是不是该说说开发区捐赠的钢筋?”

林舟看向台下的王县长,他正冲张彪使眼色。“开发区确实捐赠了十吨钢筋。”林舟调出验收单,投影在大屏幕上,“但其中三吨是不合格产品,我们已经退回,并要求更换合格产品——这是检测报告和退回凭证。”

台下顿时响起窃窃私语。王县长的脸黑得像锅底,张彪想冲上台,被孙干事死死按住。林舟继续说:“真正帮助东河村的,是省发改委直接拨付的专项资金,和村民们自己出的劳力。”他播放了赵老栓和村民们打地基的视频,“这里的每块砖,都记着他们的手印。”

散会时,市电视台的记者追上来采访:“林同志,你刚才说的不合格钢筋,是不是说明开发区存在扶贫物资监管漏洞?”

“我相信县纪委正在调查。”林舟避开记者的镜头,“请关注我们明天发布的《东河村项目透明化报告》,里面有全部物资的检测记录。”他看见赵书记的车停在礼堂外,李主任正朝他挥手。

车上,赵书记递给他个搪瓷缸,里面的菊花茶还冒着热气:“刚才市委督查室打电话来,说要调你去帮忙,查全市的扶贫项目材料。”他从包里掏出份调令,“王县长在市里的靠山想动你,我就先把你送出去避避。”

林舟接过调令,上面的“借调时间”写着三个月。他突然想起酒桌上王县长的话,原来赵书记早就有了安排。“东河村的房子……”

“我盯着呢。”赵书记指了指窗外,“张彪的羊已经送回去了,赵老栓给你打了三个电话,说要给你送锦旗。”他笑了笑,“这老头,把你写的方案贴在村委会墙上,说这是‘圣旨’。”

回到办公室收拾东西时,王磊抱着盆仙人掌进来,是林舟桌上那盆新抽叶的:“林哥,这你带上,市委那边空气不好。”他偷偷塞给林舟个U盘,“这是孙干事销毁开发区账目时,我用旧硬盘恢复的,里面有他们虚报扶贫人数的证据。”

老刘端着保温杯,站在门口看了半天:“小林啊,到了市委机灵点,酒桌上别像在县里这么硬。”他从抽屉里拿出本《酒桌辞令大全》,“我当年在市委党校学的,里面的门道比文件多。”

林舟把书放进包里,突然想起饭局上那杯没喝的茅台。其实他不是不能喝,只是不想在那些人的酒里,玷污了东河村的泥土味。他拿起桌上的《东河村项目透明化报告》,最后一页写着村民代表的签名,赵老栓的名字歪歪扭扭,却像枚印章,盖在所有虚假的数字上。

车到市委大门时,林舟回头望了眼青溪县的方向。夕阳正落在开发区的办公楼顶,把玻璃幕墙染成金红色,但他知道,那下面埋着多少没喝完的酒,和没说出口的真话。

“准备好了?”赵书记拍了拍他的肩,“督查室的人都是老江湖,他们的饭局比王县长的厉害十倍。”

林舟握紧手里的搪瓷缸,杯底的茶渍像幅地图,画着东河村的轮廓。“我带了这个。”他晃了晃缸子,“您说过,这缸子装过野菜,也装过老乡的热粥,比任何酒杯都实在。”

赵书记笑了,指了指市委大楼:“进去吧。记住,不管在哪张桌上,心里的秤不能歪。”

林舟走进大门时,手机收到条短信,是赵老栓发来的,只有一张照片——他家的地基上,插着块木牌,上面写着“林同志说,这下面要埋三十公分钢筋”。照片的背景里,二十户村民正在和水泥,汗珠子落在地上,砸出小小的坑。

他把短信存进手机,像藏起颗种子。不管接下来要面对多少饭局,多少难喝的酒,只要想起这颗种子,就知道根该往哪扎。市委的风再大,也吹不散东河村的土味。

电梯升到八楼,督查室的牌子闪着光。林舟深吸一口气,推开了门——他知道,新的战场,开始了。而这场仗的武器,除了文件和数据,或许还有那本老刘给的《酒桌辞令大全》,只是他要用自己的法子,读出里面的生存法则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