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
乾清宫内,寒意彻骨。
这股寒意,并非来自殿外的微风,而是源于朱家三位核心人物心中,那不可遏制的、冰冷的杀意。
朱元璋那双浑浊而悲痛的眸子,此刻竟是亮得惊人。
他那被无数次战争与阴谋磨砺过的大脑,正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飞速运转,将朱高爔先前透露的所有信息,如同一块块碎片,拼凑成一幅完整而血腥的画卷。
一条条线索,在他的脑海中飞速串联。
常氏,他亲自为标儿挑选的太子妃,开平王常遇春之女,淮西勋贵集团的纽带。
她的存在,是勋贵集团与皇权紧密结合的象征。
她死了,死于所谓的“难产”。
一个如此巧合的“难产”,恰好发生在她即将诞下第二个嫡子的时候!
常氏一死,太子妃之位空悬。
而自己的儿子朱标,性情仁厚,又素来喜爱侧妃吕氏。
为了安抚太子,也为了平衡朝堂上日渐抬头的文官集团,他这个做父皇的,有极大的可能会同意,将文官出身的吕氏,扶上太子妃之位!
一旦吕氏成了东宫女主人,那么整个东宫的内部事务,还不是她一人说了算?
到那时候,他那年幼的、失去了母亲庇护的嫡长孙朱雄英,身处一群由吕氏掌控的宦官宫女之中,再来一次“意外”,染上一场“风寒”,夭折而亡,岂非顺理成章?
常氏死,雄英亡,朱标膝下,便只剩下吕氏所生的朱允炆,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太孙!
好!
好一个一环扣一环、天衣无缝的毒计!
想明白这一切,朱元璋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尾椎骨直冲后脑。
他抬起头,用沙哑的声音,将自己的猜测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。
“常氏之死,是为清路。”
“雄英之死,是为夺嫡。”
“最终,让吕氏之子,坐上储君之位……好让那群文官,扶持一个他们想要的皇帝!”
朱高爔的眼中,闪过一抹由衷的赞叹。他郑重地点了点头:“皇爷爷圣明,与孙儿所查,分毫不差。”
他在心中感叹,不愧是开创大明四百年江山的洪武大帝!这份政治嗅觉,这份从蛛丝马迹中洞悉全局的敏锐,简直恐怖!
要知道,这些环环相扣的阴谋,可不是他在地球的历史书上看到的。
史书只会冰冷地记载“病逝”、“薨”,而不会写下背后的刀光剑影。
这些,都是他在自己的那个时空,通过暗中多年的调查与推演,方才得出的惊悚结论。
而朱元璋,仅仅凭着自己几句话的提示,便将这一切串联了起来!
得到肯定的答复,朱元璋、马皇后、朱标,一家三口的眼神,在空中交汇。
那一刻,所有的悲痛、震惊、恐惧,都化为了同一种情绪。
一种冰冷刺骨,不容置疑的……杀意!
吕氏,绝对不能留!
这个认知,如同一道烙印,深深地刻在了三人的心中。
下一刻,朱标动了。
这位一向以温润仁厚形象示人的大明太子,脸上所有的温情都已褪去,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酷肖其父的果决与森然。
他对着朱元璋和马皇后,深深一躬:“父亲,母亲,儿臣失陪片刻。”
说罢,他甚至没有等父母回应,便转身,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乾清宫。
朱高爔知道,他去做什么了。
对于真正的皇家而言,“怀疑”,便已经足够判处一个人死刑。
更何况,这已经不是怀疑,而是关乎国本、关乎全家性命的血海深仇!
朱标这一去,那个刚刚为他诞下子嗣的吕氏,以及她在东宫安插的所有心腹,都将会在今晚,从这个世界上,被无声无息地抹去。
这就是帝王家的生存法则,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,永远是冷酷的果决。
殿内,再次陷入沉默。
朱元璋闭上眼睛,仿佛在平复心情,但那微微颤抖的指节,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。
片刻后,他再度睁开眼,看向朱高爔。
“高爔,咱想知道,在宫禁森严的皇宫内,谁有这么大的本事,能在太医的眼皮子底下,害了太子妃,害了皇长孙?”
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。
若不能找出执行者,那么这把悬在头顶的屠刀,就永远无法真正地拆除。
朱高爔沉声道:“孙儿以为,能做到这一点的,只有一种人。”
“谁?”
“紫禁城的御医。”
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!
朱高爔继续道:“具体的执行者是谁,孙儿远在后世,无法查知。”
“但方向,绝不会错。”
“想要让太子妃‘难产’而死,想要让皇长孙‘风寒’不治,还有谁,比每日为他们诊脉、开方的御医,更方便下手呢?”
“神不知,鬼不觉,杀人于无形。”
“好……好得很!”朱元璋怒极反笑,他猛地一拍御案,对着殿外大喝一声:“二虎!”
“在!”
一名身材魁梧、气息彪悍的锦衣卫指挥使,如同鬼魅般出现在殿门外,单膝跪地。
朱元璋的声音,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:“给咱去查!彻查太医院!”
“尤其是当年负责为太子妃接生、以及为雄英诊病的每一个人!”
“咱要你把他们的祖宗十八代,都给咱翻个底朝天!”
“但凡与文官集团有任何牵扯的,不必审了,全家……送去跟他们口中的圣人团聚!”
“遵命!”
二虎领命,身影再次消失在黑暗中。
一场针对大明医疗系统的血腥清洗,已然拉开序幕。
不多时,朱标处理完事情,回到了殿内。
他的脸色依旧苍白,但眼神却已经恢复了平静。
他重新坐回茶位,仿佛刚才只是出去散了个步。
他端起茶杯,对着朱高爔,问出了最后一个,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。
“高爔,大伯想知道,在原本的……历史中,既然父皇选了允炆继位,那他究竟做了什么,竟然会惹得老四……起兵造反?”
这个问题一出,朱元璋和马皇后,也再次将目光投了过来。
他们的眼神中,带着一丝复杂。
对于朱棣的野心,他们心知肚明。
他们也很清楚,若朱标真的不在了,老二朱樉、老三朱棡也相继去世。
那么,北方最强大的藩王朱棣,面对一个乳臭未干、根基不稳的侄子皇帝,会做出什么事来,几乎是必然的。
但他们还是想知道,那个导火索,究竟是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