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文官
一个精彩的小说推文网站

第2章

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青藤街的屋檐,赵叔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就“哐当哐当”地停在了杂货铺门口。他从邮包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,举得高高的朝屋里喊:“周老哥,有晓棠丫头的信!这次是挂号信,准保没差错!”

周明远正蹲在煤炉边给老座钟上油,听见喊声手里的油壶差点歪了。他快步迎出去,手指在围裙上蹭了蹭才接过信封,指尖触到厚实的纸张,心跳莫名快了半拍。信封上的字迹清秀有力,邮戳是市规划院的地址,右上角贴着枚栀子花邮票——和林慧最喜欢的那款一模一样。

“快拆开看看!”林小满抱着青藤凑过来,黑猫在少年怀里不安分地扭动,琥珀色的眼睛盯着信封转。赵叔把自行车支在墙边,搓着冻红的手:“我特意在邮局等了半天才拿到,生怕又出岔子。这丫头总算来信了,咱们的心思没白费。”

周明远坐在柜台后的老藤椅上,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。里面除了信纸,还掉出张折叠的图纸,展开一看,是幅青藤街的手绘地图:街角的老槐树、李奶奶家的石榴树、杂货铺门口的台阶都标得清清楚楚,旁边用红笔圈着个小小的方框,写着“老座钟位置”——正是他昨天修好的那台百年座钟。

“她画了咱们街!”林小满指着地图上的玻璃珠风铃图案,兴奋得直拍手。青藤从他怀里跳出来,爪子轻轻踩在图纸上,像是在确认地图的真假。周明远摸着图纸上的铅笔痕迹,忽然发现纸张边缘有淡淡的香气——是薰衣草的味道,和苏晓棠十年前信里夹的青藤叶气味一模一样。

信纸有三页,字里行间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:“周叔,见字如面。当您收到这封信时,我已经在青藤街附近的规划院工作半年了。每天画图纸时总会想起您的杂货铺,想起林慧阿姨烤红薯的香气,想起周磊哥哥教我弹玻璃珠的夏天……”

“上次寄的信听说您收到了,抱歉因为项目太忙没能及时来看您。最近在做老街区保护性改造方案,特意回青藤街转了转,看到阿哲哥哥画的壁画时差点哭了——他把我画成了扎羊角辫的模样,手里还举着玻璃珠,就像从未离开过。”

周明远的手指抚过“阿哲哥哥”几个字,忽然想起昨天修座钟时发现的秘密——林慧的信里提到,阿哲小时候总蹲在钟旁画画,晓棠则在旁边给他递蜡笔。原来这些孩子的缘分,早就藏在时光里了。

“最让我惊喜的是看到了那台老座钟。”信里继续写道,“上周偷偷来看铺子,透过窗户看见您在修钟,钟摆‘滴答’的声音隔着街都能听见。那瞬间突然明白:青藤街的时光从来没停过,就像这钟摆,一直在心里晃荡。”

信纸中间夹着片压平的青藤叶,叶脉清晰如昨。周明远把叶子凑近鼻尖,熟悉的草木清香混着信纸的油墨味,让他想起苏晓棠小时候的样子:扎着羊角辫蹲在栀子花丛里,手里举着青藤叶说“这是时光的书签”。

“这次写信是想告诉您个好消息:我提交的‘青藤街保护性改造方案’通过初审了!方案里保留了所有老建筑,还特意设计了玻璃珠风铃景观灯,就像您铺子里那些会发光的珠子。下周三下午我会去街里做调研,到时候一定来看您,带您看看方案模型……”

“对了,听说您修好了李奶奶的老座钟?小时候总觉得那钟会讲故事,每次它‘铛铛’响时,李奶奶就会给我糖吃。这次方案里专门加了‘老物件修复计划’,您的修钟手艺可有大用处了!”

周明远把信纸读了两遍,眼眶不知不觉湿了。他抬头看向墙上的壁画,阿哲画的扎羊角辫女孩正举着玻璃珠,阳光透过珠体在地上投下彩虹,和图纸上的设计完美重合。赵叔在旁边擦着眼镜:“我就说这丫头靠谱!保护性改造,听着就暖心。”

“晓棠姐姐要回来啦!”林小满把地图折成小方块塞进口袋,转身就往门口跑,“我去告诉李奶奶和阿哲哥哥!”青藤“喵”地叫了一声,跟着少年窜了出去,尾巴在晨光里划出欢快的弧线。

周明远把信纸和地图小心地夹进相册,放在苏晓棠十年前的信旁边。他忽然发现两张信纸的边缘都有个小小的牙印——是晓棠小时候养成的习惯,思考时总爱咬信纸边角。这细微的痕迹像根线,把十年的时光轻轻连在了一起。

赵叔喝着热茶,指着老座钟说:“这钟修得真是时候,晓棠丫头回来正好能看见。当年她总说这钟里藏着时光精灵,敲一下就能让回忆变清晰。”周明远笑着点头,给座钟上了最后一圈发条:“等她来了,让她亲手敲敲钟,听听时光的声音。”

上午十点多,李奶奶挎着竹篮来了,篮子里装着刚蒸的南瓜饼。她听说苏晓棠要回来,非要把饼留给丫头:“这孩子小时候最爱吃我做的南瓜饼,每次来都要蹲在钟旁吃,饼渣掉进钟缝里,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。”她指着钟底座的缝隙,果然能看到点点褐色的痕迹。

周明远用镊子小心地夹出块干硬的饼渣,李奶奶看了直乐:“可不就是这个!当年我说要清理,她还护着不让,说要给钟留着当‘零食’。这丫头,心思细得很。”阳光透过钟面的玻璃罩,把饼渣的影子投在墙上,像个小小的时光印记。

阿哲来画壁画时,特意在老座钟旁边添了串玻璃珠风铃。他站在木架上,手里的亮粉撒在风铃图案上:“等晓棠姐回来,让她看看这风铃,就像她图纸里画的一样。”周明远把苏晓棠的地图递给他,画师的眼睛瞬间亮了:“她连我画壁画的位置都标了!这是把咱们所有人的心思都装在心里了。”

林小满则忙着给街坊们送信:“张奶奶,晓棠姐姐要回来修老街啦!”“王爷爷,她还记得您修鞋摊的位置呢!”孩子们跟着他在街上游荡,手里的玻璃珠串成了长长的项链,阳光照在上面,把青石板路染成了彩色。

中午的阳光暖洋洋的,周明远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,看着老座钟的钟摆轻轻晃动。赵叔在旁边翻着旧信件,忽然抽出张泛黄的信封:“找到了!这是晓棠丫头十二岁时寄的,当时她刚被亲戚接走,说在新家种了青藤,盼着它爬满墙。”

信封上贴着枚卡通邮票,地址写得歪歪扭扭,背面画着个小小的哭脸。周明远想起那天苏晓棠走时的样子:背着书包站在老槐树下,手里攥着青藤叶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肯掉下来。林慧把她最喜欢的玻璃珠风铃摘下来给她,说“想青藤街了就听听风铃响”。

“您看这信封背面。”赵叔指着哭脸旁边的小太阳,“她说‘青藤街的光是暖的,能把眼泪晒干’。这孩子从小就懂事,再难的事都自己扛着。”周明远摸着邮票上的卡通图案,忽然发现图案里的小女孩脖子上系着青藤花布条——和青藤猫脖子上的那块一模一样。

下午林小满放学回来,手里捧着个铁皮盒冲进铺子:“周叔,我找到晓棠姐姐的秘密了!”盒子里装着他从老座钟底座暗格摸出的东西:半块橡皮、三张糖纸、还有颗裂了缝的玻璃珠。最底下压着张字条,是周磊的字迹:“晓棠妹妹的宝贝,钟会替我们保管。”

“这是‘星星珠’!”周明远认出那颗裂珠,当年周磊用三个月的零花钱买的,珠体里的彩色纹路像星星,后来不小心摔裂了,苏晓棠哭了半天才肯收下,说“裂了也好看,像流星划过”。他把珠子放在阳光下,裂缝里的光斑果然像细碎的流星。

青藤凑过来闻了闻珠子,忽然跳下柜台,叼着林小满的铅笔跑到图纸旁。少年恍然大悟:“它想让晓棠姐姐在图纸上画星星珠!”周明远笑着点头,在图纸的空白处画了颗带着裂缝的玻璃珠,旁边写着:“周磊和晓棠的流星。”

傍晚时分,阿哲的壁画添上了最后一笔:老座钟的钟摆下挂着串玻璃珠,其中一颗裂了缝的珠子里,流星正划过夜空。街坊们都来看热闹,李奶奶指着画中的苏晓棠说:“这丫头眼睛亮,准能把咱们街改好。”修鞋摊的老王头举着锥子:“需要帮忙尽管说,我这手艺还没丢!”

周明远站在人群后,看着壁画上的青藤街:老槐树、杂货铺、两座滴答作响的座钟,还有孩子们手里的玻璃珠,每个细节都藏着故事。他忽然觉得,苏晓棠的信和图纸就像把钥匙,打开了所有人心里的时光宝盒,那些沉睡的记忆、散落的牵挂,都在这一刻苏醒了。

赵叔收拾邮包准备回邮局时,从车把上取下个布包:“差点忘了,这是晓棠丫头托我带的。她说您的修钟工具该换了,这些是进口的螺丝刀,比您那套顺手。”周明远打开布包,里面的工具锃亮如新,手柄上缠着防滑布条——和他修座钟时用的布条款式一样。

“这丫头心细如发。”周明远摩挲着工具手柄,眼眶发热。赵叔笑着说:“她还托我问您,周三调研时能不能带她看看那台老座钟的机芯,说想在方案里加个‘钟表修复工坊’,让您当技术指导呢!”

夜幕降临时,杂货铺的灯光映着老座钟,钟摆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摇晃。周明远把苏晓棠的信和地图放进玻璃罐,和那些玻璃珠、老照片放在一起。林小满趴在柜台上写作业,青藤蜷在老座钟旁边打盹,钟摆的滴答声、笔尖的沙沙声、猫的呼噜声,在铺子里汇成温柔的旋律。

周明远给座钟上了最后一次油,看着指针稳稳地指向九点。他仿佛已经看到周三的场景:苏晓棠站在老座钟前,手指轻轻拂过雕花纹路,周磊和林慧的笑声从时光深处传来,和钟摆的滴答声、玻璃珠的叮咚声交织在一起,在青藤街的夜色里久久回荡。

窗外的老槐树在风中轻摇,像是在应和座钟的节拍。周明远知道,等待的日子不会太久了。苏晓棠的信就像颗投入湖心的玻璃珠,在每个人心里漾开圈圈涟漪,那些关于守护、关于重逢、关于青藤街未来的约定,都将在滴答的钟声里,慢慢靠近,慢慢实现。

青藤忽然抬起头,对着门口“喵”了一声。周明远望向窗外,月光正穿过枝桠落在壁画上,画中的玻璃珠在夜色里闪着微光,仿佛在说:时光会老,但牵挂不会;建筑会旧,但记忆不会。青藤街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。

微信阅读

相关推荐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